【观点】意大利不可能“美丽”,所以要诚实,冷静对待

*仅代表个人观点

人类世界,包括足球,本身是一种很迷惑的存在。国家强大了,自有那大儒为汝辩经。出线了,管你怎么连滚带爬狗屎运出的线,自有职业足球媒体狂吹“永不放弃”,或者“技战术牛在哪里”。

足球评论与球队主帅之间,如同上古时代的大儒与巫师,别看媒体往往将主帅批得死去活来,实则二者合作愉快。巫师负责占卜,大儒负责解释为什么昨日的占卜今天没实现,主帅负责技战术,足球评论负责解释赢了技战术对在哪里,输了错在哪里,这种对立的统一,是社会平衡的经典。

所以,职业足球评论与职业经济学家,就是一回事,不管发生了什么,负责解释为什么是正确合理的。但是,这种评论是薛定谔式的,即在结果接盅前,是死是活,是褒是贬,是夸是踩,是讴歌还是开骂,一切不确定。

比如,明明是意大利军无斗志,对抗中每丢一球,只在那里唉声叹气自怨自艾相互指责,因为补到第98分钟平了,媒体可以套路成“勇于尝试永不放弃”,皮耶罗曲线再世。

明明是莫德里奇老态龙钟已经不堪再负,而且他是主流球星中点球最差第一人,但他传奇,他大师,他感动,他宝刀不老,所以他被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推上去。

若日尼奥连飞四点,其中前三次差点毁了意大利一个欧洲杯,并直接葬送意大利一次世界杯出线,莫德里奇比起若日尼奥,纪录不虚。

比赛时间中,含此球在内,莫德里奇生涯竟已六失点球,比如本赛季皇马欧冠对柏林联盟。不过大部分时间他运气好,无论皇马还是克罗地亚,拿捏一般肉鸡不在话下,进球够多,所以根本无所谓,也不会有人特别去记忆“原来这场进了三四个还有一点没进”。

当然也有非常有所谓的,最严重的就是2018世界杯1/8决赛,克罗地亚激战丹麦,补时莫德里奇飞点,不过他还是运气好,克罗地亚点球大战过了。

你可以看到当莫德里奇点球被扑之后,很快又再次获得机会完成破门时,唐纳鲁马是何等的暴跳如雷(他真的跳将起来)。他的队友们早就放弃了,根本没做好“万一点球扑出来了”的准备,点球扑出后阵型散乱,尚未回复到组织状态,一脚胡抡出去被人截住,很快打回头,又有了二次机会。

在点球大战中,作为“技术型核心”,莫德里奇已经足以证明他当不了头炮——比如2008欧洲杯对土耳其、今年欧冠皇马最艰苦之战对曼城。莫德里奇与巴乔的区别是,巴乔的人生,再也没有补偿的机会了,而莫德里奇不管哑了多少次,有的是机会再来一次,反正他的球队够强,足以把尴尬遮盖过去,于是自有足球大儒以及民间职业技战术家们继续讴歌伟大感动。

在所有的意大利评球嘉宾中,卡佩罗是最真诚、同时也是最滑头的那一个。一方面,他无可辩驳的权威来自他少有人比的成就,他的点评专业性无人出其右,另一方面,他也不会说得太苛刻,尽量点到为止,给当事人留三分面子。毕竟,都是一个圈的,刀山上过,钉板滚过,英雄狗熊都当过,将心比心,相互共情,可以理解。

输给西班牙后,他早就点出对克罗地亚凶多吉少,不过不需要他说,这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——意大利历史上,只赢过克罗地亚(代表队)一次,那是1942年,即最正统的法西斯与小纳粹的年月。自90年代克罗地亚独立以来,大赛友谊赛对阵意大利3胜6平(含此战),就是说意大利……还从来没赢过,妥妥的恐克症。

归根结底,克罗地亚这种脚下不虚,作风又硬,而且熟谙各类职业伎俩(广东人话斋,玩技术又玩野蛮),让意大利最怵。

说一千,道一万,意大利足球的衰竭,是球员能力的低下,大白话,菜。意大利不是不想踢出斯帕莱蒂希望的那种小快灵,不想美丽,而是技术能力太差,传球串不起来,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性的传控。所以对西班牙、克罗地亚这种脚下有根,还胜意大利球员的球队,自然一筹莫展。

为什么斯帕莱蒂在罗马、那不勒斯美丽得起来?很简单——你要看他的对手是谁,意甲内战,普遍脚底粗糙,所以你的相对“细腻”,在一众又苟又糙的球队中很快就显眼了,何况还有大量重磅级外援。

但在国家队纯靠意大利土球员,其能力完全达不到要求,那点“技术”跟西班牙一比,马上相形见绌。

以小基耶萨、巴雷拉为例,这俩上届冠军功臣算是目前队中能力最强者,小基耶萨还被形容为“爆点”。但实际上他技术特点不鲜明,突破手段单调,并不具备人球结合的虚晃、或者来回扣球调动对手的技术,他的突破是最简单的——突然一扣拼速度,而因为他韧带大伤,加之年龄增大,这招效果在显著减弱。

至于巴雷拉,他是众多意大利式中场的继承者,在他之前,塔尔代利、迪诺·巴乔、迪比亚吉奥、扎内蒂、佩罗塔……这类意大利青训流水线上的同款产品,能跑能传,兼禁区外有一脚远射。但是他们的传球能力有限,照顾不到细节(比如虽能意识到空间方位,但给不了“提前量”,也给不到接球者的舒服侧),所以意大利中场始终串不起来,拿捏阿尔巴尼亚尚可,但技止此尔。碰西班牙、克罗地亚,传不三脚断缆,既缺乏洗衣机技术(即将各类防线解围第一脚“脏球”,通过个人技术迅速摆脱第一道高位夹逼,将其变成干净球,运至空间豁然开朗),也没有连续推进,如何美丽起来?

所以你看到曼奇尼、斯帕莱蒂对西班牙,都是推出去战不三合,就被西班牙逼抢破了丢球,而西班牙后场拿球轻松摆脱意大利前场二三人夹抢,迅速梳理出空间,于是前场尼科·威廉斯们如入无人之境。

卡佩罗的批判是“意大利太讲战术”,对比西班牙从小抓技术,意大利从青少年开始就强调“战术”,忽略脚下,这也是陈词滥调——基本上每次意大利大赛碰壁,反思都是这一套“轻技重战”论。


以意大利国情现状,重技术抓脚下,怕是几十年转不过弯的,意大利教练体系强调的就是战术。在技术不如西班牙、身体不如克罗地亚的情况下,意大利球员的长处,恰恰就是打小培养的战术感,这一点不但不应丢弃,反而应该强化。否则很难想象,以意大利球员的个人能力,如果不是打小强化的战术意识,拿什么与人对抗?

事实已经证明了,球员太菜,不管斯帕莱蒂怎么扑腾“技战术”,都是美丽不起来的,意大利缺乏克敌致胜之道。最管用的办法,就是祭出传统套路,全员死苟等反击,大不了跟对手拼点球,比如下一个对手瑞士——毕竟如今意大利坐拥世界第一扑点门神唐纳鲁马,这点希望总是有的,而这也恰恰是曼奇尼拿欧洲杯的终极秘方,同样更是对面的克罗地亚混江湖的压箱底大招——去看克罗地亚最近两次世界杯,就算它有大师莫德里奇,哪一回过关,不是靠耗点球?两届世界杯,克罗地亚简单粗暴,就靠这一招,拿下足足4场淘汰赛!

只是都知道,斯帕莱蒂不会苟。

文/京溥

相关阅读:

【【前瞻】熟练的逼抢和切割,奥地利迎来了一场决定其黑马质量的战斗】

  • 意甲
  • 意大利队
  • 2024欧洲杯
  • 推荐
  • 热门